
弘揚勞模精神,在腳踏實地的奮斗中勇毅前行
來源:
山東正元建設公司
作者:
勘察設計研究院 張世舉
發布時間:
2025-07-18
瀏覽量:
--讀《因平凡而偉大--冶金地質優秀技術工人奮進實錄》有感
勞模精神,以“愛崗敬業、爭創一流、艱苦奮斗、勇于創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獻” 為核心內涵,是點亮人生航向的燈塔,是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,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。
翻開《因平凡而偉大--冶金地質優秀技術工人奮進實錄》,字里行間涌動的是鋼鐵般的意志與大地深處的回響。這些常年與鉆機、礦石、巖層為伴的技術工人,用沾滿油污的雙手書寫著屬于勞動者的史詩,他們在平凡崗位上通過不懈奮斗實現自我價值,證明了 “偉大出自平凡,平凡造就偉大”。他們那“干一行愛一行、鉆一行精一行” 的職業信念,那些在腳踏實地的奮斗中收獲成就感與尊嚴的故事,讓我在一次次震撼中讀懂了 “奮進” 二字的千鈞重量。?
書中匯集了總局系統中46位優秀技術工人的感人事跡,其中包含了山東局屬的7名一線職工事跡,他們分別是蒙古正元的王懷坤、孟祥熙,新疆院的陳亮,地勘院的韓智昕,青島院的司紀永,正元建設的馬頗,地質公司的王清明。他們中有的從事物探工作,有的從事巖土工程施工,有的負責項目測繪,有的從事地調工作,有的從事巖土工程勘察.....工種不同,但相同的是他們都秉持著“愛崗敬業、爭創一流、艱苦奮斗、勇于創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獻”的勞模精神和地質人與大地共生的情懷。
書中最打動我的,是他們艱苦奮斗、甘于奉獻的堅守。在蒙古國的物探一線營地,雨夜被狂風扯爛的蒙古包搖搖欲墜,濕漉漉的被子怎么也曬不干,各種不請自來的小動物在帳篷內外肆意穿梭。蓋的被子大半被雨水浸濕,而手臂不經意碰到蒙古包的竹架子,便能聽到成群的老鼠順著毛氈子呼呼啦啦四散奔逃的聲響。這樣艱苦的環境下,我們的同志從未退縮,在“荒野求生”中踐行初心使命,在攻堅克難中勇當地質服務行業的尖兵。白天,他們在野外奔波忙碌,夜晚,又加班加點進行記錄、分析、整理工作。這樣的地質人歷經風餐露宿、拋家舍業的艱辛,始終用奉獻譜寫履職擔當的華麗篇章。
更令人動容的是他們與大地共生的情懷。冶金地質工作者的足跡,往往印在最貧瘠、最艱險的角落。在新疆和靜縣某金屬礦詳查項目中,青年小陳的故事讓我熱淚盈眶。海拔3500米,群山巍峨險峻,地形錯綜復雜,沒有路,沒有水,還有猛獸毒蛇時常出沒,松動的風化巖石隨時可能滾落傷人......小陳帶著他的項目組,翻山越嶺、披荊斬棘,在懸崖峭壁中攀爬,艱難的開展野外工作,后來因為疫情防控形勢嚴峻,小陳成了唯一堅守一線的人員,為了加快項目進度,他白天攀爬于崎嶇的山路,凌晨兩三點去機臺查看鉆機施工情況。當他獨立完成了各項地質任務,贏得甲方高度贊譽時,他布滿灰塵的臉上綻放出比陽光更燦爛的笑容。地質人用腳步丈量山河,用儀器傾聽大地的脈搏,在與自然的博弈中,既展現了人類的堅韌,更流露著對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。?
合上書頁,那些沾滿泥漿的工裝、布滿老繭的雙手、閃爍著智慧的眼眸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。這些技術工人或許沒有耀眼的頭銜,卻用日復一日的堅守,為冶金地質事業筑牢了根基。他們的奮進,是平凡崗位上的偉大,是工匠精神最生動的注腳。在這個追求速成的時代,他們教會我們:真正的進步,從來都藏在腳踏實地的打磨里;真正的輝煌,永遠屬于那些愿意把青春與熱愛獻給一份事業的人。?
這部實錄不僅是冶金地質工人的群像志,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鏡子。它讓我們看見,在鮮為人知的角落里,總有一些人在用信念與汗水書寫著時代的脊梁。他們的故事,值得被更多人聽見;他們的精神,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傳承。
Copyright © 2014- 版權所有:山東正元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|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 備案號: 魯ICP備10200765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