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生的價值
來源:
山東正元建設公司
作者:
勘察設計研究院 姚潔
發布時間:
2025-07-24
瀏覽量:
一位弟子追隨一位得道的師父。弟子問師父:“什么是人生的價值?”師父不答,只讓他拿一塊石頭去不同的地方估價。
那個弟子帶著石頭到蔬菜市場去試賣,人們只愿出10元,認為它適合當玩具或秤砣;在黃金市場,有人愿意出價1000元;而到了珠寶店,競拍價竟達幾十萬。
弟子有些不解,他心想黃金市場和珠寶店的人簡直是瘋狂,因為在他看來,一塊石頭能賣十元就夠好了。
他回來向師父求教,師父解惑說:“一塊石頭的價值,是由了解的深淺而定的,如果一個人沒有夠好的眼睛,所有的石頭價值都不會超過十元,正像你在蔬菜市場遇到的那些人。你每天追著我問人生的價值,可是你的眼睛只停在蔬菜市場的層次,我給你一顆鉆石,你也會認為只值十元。如果你成為珠寶商,認識真正的寶石,我給你的寶石才會成為無價。現在,你先不要向我要人生的寶石,先使你自己擁有珠寶商的眼睛,那時候你來找我,我就會教你人生的價值。”
這是蘇菲修行者的故事,而我起初是從林清玄先生寫的一篇文章中看到的。文章中寫到這個故事中有兩個重要的寓意:一是想要追求人生更高的奧秘,一定要在心靈上有所準備,要養成慧眼,這樣才能承受真正的“道的寶石”,如果沒有慧眼,最好的鉆石擺在眼前也與石頭無異。二是萬事萬物并沒有絕對的價值,緣于了解的深淺而顯示價值的高低,唯有心靈的提升才能堅持出一種絕對的價值,有絕對價值的人,吃飯喝茶中都有深奧的境界,因為人生的奧義并不在那相對與分別的世界,而在絕對的性靈中。
人生是一個自我修行與修煉的過程。所謂的慧眼來源于一個人的學識、見識,來源于你對事物了解的深淺、認知的高低。事物的價值隨著人心的價值而跌宕起伏。正如莎士比亞所言: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。千人千面,萬人萬念,而事物本身的價值不因眼界高低而改變。其實,所有萬物的本身都有獨一無二、不可替代、無與倫比的價值,此所以“森羅萬象許崢嶸”,此所以“青青翠竹,盡是法身;郁郁黃花,無非般若”,此所以“溪聲便是廣長舌,山色豈非清凈身”……
那如何才能使一個人獨具慧眼,慧眼如炬呢?我們常說:“蓋有非常之功,必待非常之人”、“無枚皋之敏捷,有司馬之淹遲”。非常之人必是那獨具慧眼之人,只是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非常之人并不代表是完美的人,而只是在無知與覺醒之間,通過由外而內地探索,不斷地自我反省與改變,選擇了自我覺醒,完成了自我蛻變。人生沒有捷徑,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數。就像溫家寶總理告訴我們的一句話:腳踏實地,仰望星空,心中有夢想,腳下有行動。這句話讓我們認識到努力和堅持的力量。每一次負重前行的腳步,每一次揮汗如雨的淋漓,都是在提升自己的價值。而人生的價值,其實就是一次次努力和堅持疊加起來的總和。
除了內部因素努力提升自己以為,其實外部因素往往對事情發展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。同樣一個人,環境不一樣,平臺不一樣,定位不一樣,人所體現的價值也不一樣。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,時勢造英雄。很多時候是時代賦予了小人物大色彩,造就了時代英雄。
除此之外,人生際遇和機緣也很關鍵。當你處于低谷時,不妨讓自己靜下心來,多讀讀書,多出去走走,讓身心放個假。并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,努力學習,不懈奮斗,扎文化之根,御時代風雨。人生需要歷練沉淀,沒有點人生閱歷,以后風來如絮飛,火來化成灰,極易被摧殘。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厚積才能薄發。董宇輝說,在真正的運氣到來之前,就做好兩件事,第一積累知識,第二認真生活,在逆境中善待自己,在順境中善待別人。厚積一秒之功,使得一鳴驚人。待到好運來臨時,便可以以智慧為劍,以才情為盾,書寫不凡的傳奇人生。
人生中的好運往往和人生中的伯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。而伯樂的出現讓人生價值得以升華。這不禁讓我想起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的故事。他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,第四次考試時終于進士及第,但是想要參加工作,進士們還得通過部門的自主考試。結果,他接連考了幾次試,次次落榜。就在他失落的在洛陽街頭游蕩時,遇到了一位馬夫。他看見馬夫放著健碩的馬匹不喂,卻偏給一匹瘦骨嶙峋的劣等馬喂養精細草料。于是,他問馬夫,為何要這么做。馬夫說,世人只笑話我傻,可我一見這馬的眼神,就知道它是一匹千里良駒。他感嘆千里馬無人賞識,于是就寫下了那傳世名篇《馬說》。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。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雖說是寫馬,他何嘗不是在寫自己的懷才不遇,以及期待伯樂出現的迫切心情呢?而就在他寫完這首詩不久,他就遇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伯樂,宣武軍節度使董晉,開啟了自己傳奇的人生。不得不說,韓愈是幸運的,好運雖然會遲到,但不會缺席,而伯樂的出現,讓他最終沒被世俗的藩籬所禁錮,還給了他一個錦繡前程。
思想需要經驗的積累,心靈需要感受的沉淀,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。漫步時光長河,隨手拾起時光散落的碎片,我們恍然間發現,成長是一場刻舟求劍的旅途。東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一年之計,莫如樹谷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我,改造自我,以期達到理想的遠景和心靈的壯懷,而人生的價值便在這個過程中得以映現。
上一頁
上一頁
Copyright © 2014- 版權所有:山東正元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|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 備案號: 魯ICP備10200765號-1